為健保改革引航之五 健保醫療照護的困境與抉擇 ==>From 亞洲大學健康管理學院院長 楊志良

版主: 版主021

回覆文章
頭像
MK
院長級
院長級
文章: 21964
註冊時間: 週三 9月 26, 2007 1:47 pm
來自: HPLP部

為健保改革引航之五 健保醫療照護的困境與抉擇 ==>From 亞洲大學健康管理學院院長 楊志良

文章 MK »

http://www.npf.org.tw/post/1/33
亞洲大學健康管理學院院長 楊志良


健康無價!但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提供全體國民有效的全部醫療保健照護,因為資源有限。所以,日本的平均國民生產毛額雖然約為我國的二倍半,健康保險制度也行之有年,但他們在新科技引進以及器官移植方面仍給予很多的限制;實施國民健康服務的英國,對於65歲以上的老人通常不給付器官移植,也不提供洗腎照護。

就連世界首富的美國,近來多實施管理式的醫療照護,對高成本低效益的醫療給付亦給予嚴格的限制。特別是奧瑞岡州,為了讓更多人有保險的照護,對成本效益不佳的醫療排除在給付之外。因為他們發現,為治療34名器官移植病人的費用等於一千五百位孕婦產前照護的費用。所以,將有限的資源優先給付給孕婦的照護,而非器官移植的病人。

目前我國在全民健保的體制之下,一方面要全民有保;一方面要提供從門診的醫師指示用藥到骨髓、心臟移植,不分成本效益的綜合性醫療照護。根據世界各國的經驗,長遠來說,這二項是互斥的,健保沒有辦法完全將兩樣都照顧好。我們終究要在二者擇一。很顯然的,我們只能選擇全民有保,而不能提供全部的照護。
這是一個很痛苦的決定,而且會引起很多的爭論。如我們可能要面對一個哭泣的母親,因為社會無法提供高成本但生存機率不大的黏多醣寶寶的照顧;亦可能面對一個無助的孝女,因為社會無法給付她年老母親的器官移植,而必須以這些資源去幫助具成本效益的民眾。雖然這是高度爭議性的問題,但我們必須了解,全民健保即將面臨這樣的一個問題。這就是如果健保不計成本、不論成效,都一律給付每個項目的話,最後將造成健保破產,也拖垮整個國家的經濟。

在現實大餅只有一塊的情況下,我們只能依成本、效用,對社會的效益等條件,將低成本高效益的項目列為優先給付的範圍、排除高成本低效益的項目在給付之外,並對於一般人在健保法規定應自己承擔的部分,如藥房即可買到的醫師指示用藥、成藥等,不予給付。這是在社會整體利益考量下,實在情非得已的選擇,也是我們應該儘早去面對的問題。

圖檔
回覆文章

回到「衛生署長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