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民健保不應成為全球健保
金蓋紅
台灣健保制度自1995年實施以來,確實保障了全民基本醫療權益。然而,隨著政策演進,外籍勞工、外籍留學生、依親居留者等短期居留人士也被納入健保。初衷是希望保障在台生活、工作的人,不因身份而失去醫療照護。但這項設計逐漸引發爭議:健保是否已經超越「全民」而成為「全球」?
許多民眾擔心,部分外籍人士可能利用制度缺口,短期居留卻享受低廉醫療,形成「搭便車」效應。這些人並非台灣人口結構的母數,卻能正大光明地享用健保資源,長久下來,勢必加重本地納保人的財務負擔。尤其在健保財務本就緊張、人口老化與醫療需求增加的背景下,這樣的漏洞更顯危險。
當然,外籍勞工與留學生也有繳納健保費,並非完全「白吃午餐」。但問題在於,短期居留者的使用率與繳費比例是否相符?健保署至今缺乏透明數據,讓社會難以理性討論。若沒有公開資訊,民眾的疑慮只會加深。
因此,改革方向應該是:第一,區分居留性質,短期停留者可改用商業保險或旅平險,不直接納入健保。第二,建立差異化費率,依居留年限與身份別設不同繳費標準,避免「短期享用、長期負擔」。第三,健保署應公開外籍人士的納保人數、繳費與使用比例,讓社會能以數據為基礎進行討論。
結語:全民健保是台灣最重要的社會安全網,但若制度缺口不補,最終可能淪為「全球健保」。在財務壓力日益加劇的情況下,唯有正視公平性問題,建立透明與合理的調整機制,才能確保健保永續,避免讓台灣人民承擔過重的負擔。
全民健保不應成為全球健保
版主: 版主021

